申论范文:“中国需求”不该被炒作
2010-12-27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经济低迷之时,本应是价格下跌之际,同时也应成为我国企业调整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有利时机。然而,当我国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与“保八”目标提出后,几乎所有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都“表现异常”。过去的一年,沪铜价格上涨2倍,沪锌价格上涨近1倍,铜进口价上涨50%左右,铁矿石进口价格也有所上涨……
按照“需求决定价格”的基本原理,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需求也日益扩大,相关商品价格上扬无可厚非。但目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这种“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的怪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需求”被国际贸易商和原料商刻意放大并炒作,加上国内某些贸易商也跟着哄抬价格所致。即便许多大宗商品涌至中国且远超实际需求,价格依然高位徘徊,从而使我国经济复苏付出过高成本。
对于此种尴尬局面,目标过分暴露是造成此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当我们想做什么、别人都一清二楚的时候,市场炒家自然能够利用贸易手段占得先机。因此,要想避免在国际市场中被人牵着鼻子走,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学会韬光养晦,在国际市场上顺势而为,以在市场交易中获得较为有利的地位。
首先,在国际交易中不要过早暴露自身目的。比如,国家的一揽子产业振兴规划,能不能分季度发布,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当国家计划增加某一资源的战略储备时,也不要大张旗鼓地到国际上采购,而应着重发挥企业作用,尽量通过市场化方式来配置资源。
其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将相关行业内的企业集中起来,“抱团”到国际市场上采购。剔除美元走低的影响,在2008年底2009年初国际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本可顺应大势,到国际市场上进行集体谈判,从而以较低价格购进国内急需的资源产品。而实际情况却是因为协调组织不力,错失了这一大好时机。
再者,国家有关部门或相关行业主管单位应及时掌握国内企业进口大宗商品的总体情况,一旦出现进口过剩或进口价格过高的局面,应及时将这一信息向海内外发布,以回应那些依靠炒作“中国需求”而获取巨额利润的贸易商。与此同时,还应及时制止国内某些贸易商恶意参与炒作的行为。
毕竟,当我国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巨大贡献之时,换来的绝不能仅仅是以较高价格进口了超出自身实际需求的大宗商品。
阅读了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1年春季福建公务员考试时间
福建2011年春季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