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申论热点时评:拿什么来稳住物价?

2011-08-01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不仅国务院“连发170道文件”, 发改委更是今天才和日化用品企业“打招呼”,明天又“约谈”食用油和面粉企业,的确一直都没闲着。应该说,为了调控物价,相关部门似乎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尽管相当尽力,文件发了不少,嘴皮子更是常常磨破,物价满意度却反而持续走低,出了力却没讨好,的确令人沮丧。
  应该承认,物价这个东西,乍一看来的确不过是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常琐事,但既然价格的背后有着市场的规律,真要实现对于物价的调控,其实必需从根本上调整并改变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当然并非说句话那样轻松快意。事实上,即便是对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说,很多时候面对物价的极端走势也同样会无能为力;就算是把物价调控放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面前,也并非那么容易就被快刀斩乱麻,而往往会成为一言难尽的宏大课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非要国务院、发改委一出面,物价调控便马到成功,的确低估了物价调控的难度。
  毕竟,物价的形成机制有着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显然并不会因为“下发文件的数量”或是“打招呼约谈的诚意”而被改变。现实中,“170道文件”是不是真的全都有的放矢的切中物价问题的实质?文件下发之后有有无务实的举措来让相关的题旨真正被落实?面对差强人意的物价调控效果,这些问题显然值得追问。至于发改委对于物价的干预,以及制止企业涨价的努力,固然是心情迫切,手段直接,但骨子里却从根本上违背了市场规律。毕竟,物价这东西假如不从市场供求关系入手,而是单纯的不准市场上的商家涨价,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调控好物价,表面上暂时被抑制的物价,甚至极有可能诱发进一步的供给短缺,并导致物价在未来出现更为极端的报复性上涨。不仅如此,发改委制止涨价的对象,往往是些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企业,而对于垄断经营且影响整体物价的油价上涨,却显得异常的宽容和体贴。同为调控物价,态度却如此殊为不同,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一言以蔽之,正所谓“看广告不如看疗效”,在物价调控这件事上,当然不能仅仅拿出“发了多少道文件”或是“约谈了多少企业”作为成绩来交差,这些顶多只能算是“广告”罢了,而必需也只能看物价调控的现实效果。事实上,作为高层部门,真要稳定物价,其实并非束手无策,但却更需回归常识,体现诚意,并拿出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务实举措来。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1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专题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