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精讲7

2012-05-23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即将进入面试阶段,无缘面试的考生可集中精力准备福建省2012年秋季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题为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对比2011年与2012年春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发现,片段阅读部分,题量由2011年的20道减少为14道,题型也发生了变化,由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和语句连贯型题目变为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和推断下文型题目。其中主旨观点型题目仍为主要考查题型。考生若想提高片段阅读题的得分,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参加2012年秋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可结合本站的练习题备考。
  1.科学家的平均收入与他们作出的贡献比起来是太低了,最杰出的科学家的收入不应该和普通的名演员、歌星、体育明星、大饭店经理相比,应该和他们之中的最杰出者相比。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都可能是上述议论所表达的意思:
  A.最杰出的科学家的收入并不比普通的名演员、歌星、体育明星和大饭店经理低
  B.有的科学家的收入和他们作出的贡献比起来不算太低
  C.最杰出的名演员、歌星、体育明星、大饭店经理的收入一般要高于最杰出的科学家
  D.最杰出的科学家收入不应该低于最杰出的名演员、歌星、体育明星和大饭店经理
  2.某地的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消灭了所有的狼。但是,由于鹿不再长时间奔跑,体质开始下降,数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就是着名的狼鹿效应。据此可知:
  A.要保护鹿就必须增加狼的数量
  B.狼可以促使鹿群增加
  C.人为破坏生态平衡并不会保护生态发展
  D.生物进化是可以逆转的
  3.社会公正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不同的。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这段文字说明(    )。
  A.社会公正是具体的      B.社会公正是历史的
  C.社会公正是相对的      D.社会公正是有阶级性的
  4.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应是大力发展农业
  B.世界经济危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契机
  C.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D.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5.湿地指的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998年那次长江大洪水使人们终于意识到湿地(尤其是和长江相通的许许多多湖泊和沼泽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是许多湖泊因为围湖造田的需要而被人为地隔离了,只留下一个很少开启的水闸和长江相通。于是,这些自然形成的水网被拦腰斩断,遇到洪水便无能为力了。
  这段文字说明(    )。
  A.围湖造田是一项弊大于利的错误行为
  B.占用湿地是造成长江洪水的重要因素
  C.人类应该反省自身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D.应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可以推出A、B、C是可能的,不能推出D。
  2.【答案】C。解析:本题是结论型题目。由题干可知消灭鹿的天敌并不能使鹿的数量增加,即人为改变生态平衡并不一定会起到保护生态的目的,因此C项是可以推出的结论。A项“增加狼的数量”在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B项“鹿群增加”也没有体现;D项在文中也没有体现。因此正确答案为C。
  3.【答案】B。解析:以上这道题目的材料选自2011年2月1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文章《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该文中阐述了社会公正的三个方面,分别对应A、B、C三项。而材料中的这段取自关于社会公正历史性的阐述,即B项。A项社会公正是具体的,说的是社会公正在具体领域、具体人群、具体问题上有区别;C项社会公正是相对的,说的是社会公正要承认差别,杜绝平均主义。
  4.【答案】D。解析:本题是典型的主旨观点题,应从文段整体入手分析。文段先介绍了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的现状,然后指出了经济转型的思路,即通过强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农村市场需求大升级效应全面扩大内需,从而最终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由此可见,文段的主旨在于论述如何实现“经济转型”。A项把落脚点放在“扩大内需”上,首先排除。B项经济转型的契机不是论述重点,排除。C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文中没有涉及,文中主要谈的是强农惠农政策对农业整体实力,尤其是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作用。
  5.【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介绍湿地的重要作用,然后以“1998年那次长江大洪水”为例,更明确地指出了湿地对洪水具有缓冲作用,而当前一些“围湖造田”的做法却使湿地无法发挥缓冲作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应当改变现在的做法,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A项“错误行为”的表述过于绝对,围湖造田这一行为的正确与否要综合考量,不能由文中的例子便轻易断言此行为错误。B项本身表述错误,由常识可知,长江洪水是降雨量过大引发的,占用湿地并不会造成洪水。C项“对环境的破坏”范围过大,脱离了文段“湿地”这一论述对象。更多片段阅读解题技巧可参考2012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