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查报考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对百科知识的涉猎广泛程度和对各种社会现象深刻思考的能力。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常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省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识判断则不能参照行测其他模块的复习方法进行备考,也不需要考生依靠数学计算或者是逻辑推理来求得正确答案,而是需要考生依靠平时对生活、学习上的点点滴滴的知识积累。
为使考生做好2014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福建公务员考试网(ww.fjgwy.org)专家特发布一系列2014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供考生参考,考生可结合2014年福建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来了解更多福建省考题型。 1.下列古谚、古训不蕴含同一哲学原理的一组是( )。
A.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
B. 鲁侯养鸟;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
D.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
2.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上帝创造世界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模仿的原型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
A.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 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 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4.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是( )。
A. 认识
B. 存在
C. 实践
D. 理性
5.“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对这一命题的正确理解是( )。
A.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不能帮助人们获取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